①烘干機回水改造。普遍存在的問題是烘干機配置低,一般為兩柱24烘筒,由于加工織物多為純棉厚織物,這樣烘干機耗汽量約500kg/小時,由于國產疏水器質量差,泄漏量大,一般為6%~7%,由此,伴隨著冷凝水的排除,大量的蒸汽隨之排出,造成嚴重浪費,鑒于此,我們將烘干機的回水管路去掉疏水閥,改為截止閥,在其后安裝單向止回閥,然后將其出口管路直接引入烘干前的平洗槽,這樣,冷凝水和泄漏的蒸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,提高了烘燥效果。
②退煮漂后段清水回用。在設備的流程配置中,退煮漂一般分三段式進行,隨著工藝流程越靠后,織物越干凈,這樣排出的熱水也越干凈,工藝要求后段水洗用水量為3噸/小時,大量的熱水被白白排入水溝形成很大浪費,為此,我們自制儲水槽、自動過濾裝置,將后段的熱水通過過濾,采用微壓差傳感器控制熱水泵變頻傳送到煮煉段二次使用。
③余熱回收。當后段的清水被引入煮煉段二次使用后,煮煉段基本不用再增加用水,就能滿足生產需要,這些熱在煮煉段經過逆流水洗最后被排除,然而這些被排除的熱水仍含有大量的熱能,為此,我們專門購入熱能回收設備,將煮煉段排出的熱水通過冷水熱能置換,將20度的冷水重新加熱到60~70度然后供設備使用,真正實現(xiàn)了循環(huán)利用。
純腈綸低捻轉杯紗用于針織絨布,其成品布面絨毛效應好,勻密柔軟,色澤鮮艷,而且布面挺括,手感好。因此,產品供不應求。我廠根據(jù)客戶要求,開發(fā)了98 tex純腈綸低捻轉杯紗(捻度為270捻/m),現(xiàn)將紡紗工藝參數(shù)及相應的技術措施作一介紹。
a.原料的選擇
為使織物絨面效果好,且有挺括性,因此,在原料的選配上必須考慮到粗細纖維、長短纖維的有機結合。我廠選用了30%的1.67 dtex×38 mm的棉型腈綸短纖,30%的3.33 dtex×51mm的中長腈綸纖維及3.33 dtex腈綸長絲經特殊切斷而成38 mm的腈綸短纖,這是考慮到棉型轉杯紡紗機的適紡纖維長度而特殊切短的。
b.原料的預處理
由于腈綸纖維的開松度不夠好,并絲、束絲多,分梳困難,與設備摩擦因數(shù)大,容易產生靜電,所以,必須在紡紗之前進行人工預開松后再加油給濕。預開松的設備可采用毛紡B262型和毛機,油劑可選用專門配置的腈綸紡絲助劑,要求具有良好的抗靜電作用、柔軟性及平滑性,以達到減少靜電的產生和增加可紡性。加油量為原料的O.2%-0.3%,加水量為原料的8%-12%,根據(jù)季節(jié)及天氣變化可適當增減2%~4%。將開松好的原料層層交叉鋪墊,用高壓噴嘴均勻噴灑,然后用塑料薄膜包覆,悶置1O h后待用。
節(jié)能減排效果經濟效益評價
在烘干機回水改造過程中,徹底克服了疏水器的泄露問題,并將冷凝水全部利用,按耗汽量500kg/小時計算:每天節(jié)省蒸汽為:500×6%×20=600kg,如此年節(jié)省蒸汽為:600×300=180000kg,蒸汽價格按125元/噸,年經濟效益2.25萬元。
在清水回用中,每小時可節(jié)省90度的熱水約3噸,可見單機臺全年可節(jié)水為:3×20×300=18000噸,約合7.6萬元。當然,熱水中所含的熱量也是非常可觀的,18000噸熱水從20度加熱到90度,所需熱量折合蒸汽約為2000噸,按125元/噸蒸汽計算,折合人民幣25萬元,綜合水和熱量可見清水回用一項,單機臺年效益將達到32.6萬元,非常可觀。
余熱回收階段,通過板式換熱器,將煮煉段的廢熱水(3噸/小時)采用冷水進行熱能置換,可將廢熱水90度降溫到20度排放,同樣按20小時/天,300天/年計算,這樣置換的熱能為2000噸,按125元/噸蒸汽計算,單機臺年節(jié)省熱能折合人民幣為25萬元。